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向内走,寻找安静的力量 ——疫情期间《创意写作》线上授课实录

发布日期:2022-04-09  点击次数:

2022年3月30日,济南市一大早各大学校便进入了紧急状态,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始居家不返校,大学开始完全封闭式管理。山东管理学院多日来一直加强疫情防控,自那天开始也几乎是完全开始了网上授课。

我也成为了一位“主播”教师。由于所担任的课程上课时间在周一周二,前几天在线授课一直属于观望状态,研究各类教学APP的使用,思考《创意写作》如何开展网上课堂。

日常线下授课,《创意写作》一直采用过程写作教学法、写作工坊的方式开展写作课教学。然而,线上授课的方式让面对面讨论成为最大的难题,大家的“碰撞”以线上的方式该如何发现写作奥秘的魅力?成了课程的第一大难题。

通过各种考量,最后选择了超星学习通APP结合腾讯会的方式展开教学。更好授课场景的同时,也可以开展多种课程活动。同时,本人提前学习了网上写作课授课方式,结合《南方周末》的故事写作训练营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写作训练班授课的经验,我将《创意写作》线上授课的方式快速进行了构思:

一、按照计划,作为任课教师,提前2-3天发起线上讨论,并通过QQ群和学习平台发送经典作品材料

二、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展开预习和写作预练,将写作的痛点与难点以讨论的方式在讨论区域留言。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不仅要求他们将痛点与难点找到,还要从提前在QQ群和学习平台发送的经典作品的阅读中,找寻自己问题的解决办法,展开线上或者舍友之间的小组讨论,随后将不能解决的痛难点,放在讨论区域,等待课堂解答。

三、课堂上,教师一直出镜,并通过学习通随机抽取学生发言,防止学生线上偷懒;设计互动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写作的重难点,我会再次用语音或文字讲解,并随机抽取学生回答自己的看法。

针对学生讨论结果,及时给予反馈,归类问题,分类解答,结合经典,重在写作技法。


四、结合疫情现状,巧用文学的疗愈功能,以期达到心理安抚

最近两次课。第一次传记写作,结合经典文学家人物传记,结合传记写作知识,凸显传主的人生示范价值。

 


第二次课程为诗歌写作,学生们对于诗歌比较向往,提前在QQ群布置了小组作业,并通过学习通提前一周上传了各类诗集。

毕竟“诗”来自于对生活与事物新的意义和价值的认知,超越日常、尘俗的感受,“永远第一次”“发现”或者“重新发现”这个世界,更适合疫情期间封校的我们,一起在线上见面的时候,抒发内心世界对这个春天的热爱、对山管这个安全港湾的信赖。


随后,在诗歌第一讲的小结部分,我鼓励大家走向山管的春天,走进图书馆,走入丰盈我们精神世界的书中,充分利用疫情封校的时光,用行动寻找更好的自己,同时顺便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歌。



于是,暂时有了以下的学生作品(部分)


 


疫情期间的线上授课,也让作为教师的我们对混合式教学方法展开反思,传统教学构建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以教师面对面授课为主的局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程的高阶性。疫情下的线上授课,从另一方面激励我们开始反思,如何利用互联网及各大教学软件、结合学生的兴趣与专业课程的需要,在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

乘明媚春光,携清风细雨,山管师生,携手同行。


图/张晓彤 文/王亚 编辑/侯逸箫 供稿审核/张刚


历城校区:济南市历城区桑园路60号    邮编:250100
长清校区:济南市长清区丁香路3500号  邮编:250357
版权所有:山东管理学院人文学院
Copyright rwxy.sd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公众号

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