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最新发布  
本类热点  
成果展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正文
  发表:admin(管理员)日期:2015-09-18 点击率:
几经沉浮,重现辉煌 ——百年劈柴院的变迁


14级新闻采编与制作玄佳艺

始建于1902年的劈柴院,是青岛市井文化的发源地,正是在这里老青岛人开创了别具一格的“里院”。在百余年的时光里,这里从最初的劈柴屋、里院、小吃街变成了现在的风情街,见证了青岛的历史岁月。

劈柴院又名江宁路,位于中山路的北面,德国占领青岛后,于1902年修建了此路。劈柴院这个名字的来历,有人说,这里原先是个“劈柴屋”,全是卖劈柴的。还有人说,这些劈柴除了供市民烧火做饭,还供应窑炉烧制砖瓦等等。在刘筠的诗集《青岛百吟》中,有这样一段注释:“劈柴院近中山路,最繁闹之区。院内皆劈柴架屋,故名。贵人不屑一顾,然房租轻而价廉,穷措大得往来其中焉。”这就是说,劈柴院是因为里面盖了许多临时的商用“劈柴屋”而得名的。

劈柴院最鼎盛的时候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时候,全国各地文艺界名流纷纷慕名而来,因劈柴院在江宁路上而建立了有名的江宁会馆,民间艺人们在这里喝茶,看戏,时不时的还切磋技艺,好不惬意。许多著名艺人如侯宝林、马三立等,都曾在这里演出过。老式的建筑流露出挥之不去的德国侵占后的影子,日光透过法国梧桐叶子的缝隙在墙上留下斑驳的树影,青石板的路上坑坑洼洼,来往的游人络绎不绝,戏台子上花旦与青衣咿咿呀呀唱着京剧,评书演员快板一打唱起了山东快书……而台下的观众,品尝着劈柴院独具风味的小吃,呷一口刚刚泡好的绿茶,享受地欣赏着演出,不时鼓掌叫好 。这就是当时劈柴院的剪影,反映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主要的娱乐活动和场所。

后来,劈柴院遭遇过一场大火,又恰逢“三大改造”开始,商人和艺人们纷纷离开了这里,劈柴院也就渐渐冷清下来,但这里仍然是青岛人心中最著名的小吃街。劈柴院重新焕发生机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伴随着青岛中山路商圈的兴起,劈柴院及其附近摇身一变成了集餐饮、娱乐、商业为一体的活动中心。据我父辈的青岛人讲述,那是的劈柴院是他们童年最爱的去处之一,一到节假日,他们就盼望自己的父母可以带他们去,因为在这里可以买到全青岛市最时髦的商品和衣服,可以吃遍各式各样的小吃,亦可以品尝到各大酒楼一流厨师精湛的厨艺。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这种繁华的景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因青岛东部的新商业圈崛起,而日渐没落了,再加上江宁路中山路附近多是筒子楼等老式建筑,也给劈柴院附近商圈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不小的阻碍。但劈柴院丰厚的文化底蕴在青岛人心中是无法取代的,因此在大家强烈的呼吁下,青岛市政府决定对劈柴院进行保护性开发和改造。

2007年改造开始后,到现在已初具成效。重焕生机的劈柴院还是许多来青岛游玩的人们的第一站,也依旧是一到节假日就游人如织,络绎不绝。他像个经历了辉煌与艰苦的一生的老人,微笑着听着人们对他的或好或不好的评价。现在的劈柴院是按照原来的样子修复的,改造后的劈柴院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的特色,连住在附近的老人们都纷纷赞叹劈柴院“起死回生”。劈柴院内的建筑风格和格局还是老青岛人所熟悉的二层楼的样式,古朴别致的青砖步行道和砖墙,怀旧典雅的朱漆大门、还有影壁墙、花窗、飞檐、八仙桌、长条凳等,都在唤醒着人们内心对于老青岛老劈柴院的亲切记忆。在特定的日子里,你还会在专门搭建的戏台子上看到专业演员的表演,台下的大多都是白发苍苍拄着拐杖的耄耋老人,他们呷一口热气腾腾的绿茶,品味着这些年来伴随着他们一起成长到变老的劈柴院的变迁,也体味着那些过去的峥嵘岁月。

百年劈柴院,活在几代青岛人的心里,劈柴院是一个地名,更是一个符号,承载着青岛百年的市井文化。现在的劈柴院,不仅代表着着旧时代的辉煌也展示着新时代的风采,希望劈柴院能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岛人,走过一个又一个百年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