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最新发布  
本类热点  
舞文弄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正文
  发表:admin(管理员)日期:2016-05-18 点击率: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
柴静是我最欣赏的新闻人,没有之一。
从《看见》到“穹顶之下”,变得是传递新闻的方式,不变的是一个真正的新闻人对这个社会的关怀。
之所以这么推崇柴静及她的作品,是因为她不仅仅是位新闻人,同时也是一位人文主义者。艾滋病患者、同性恋者,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批人,没人关心他们的生活状态,甚至没人关心他们的死活,人们视他们为毒虫,人人见而躲之,指而骂之。但柴静不同,她做关于这类人的新闻专题,这并不是时政热点,更不是社会焦点,她只是想让人们看见,看见他们的存在,证明这个社会还有人情味,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同一方土地上,本应相亲相爱,而不是淡漠无情。
读到《看见》非典篇的时候,我甚至觉得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可怕的时期,浑身被SARS病毒包围着,人躲着人,随时都会有丧命的危险,那种感受,是恐惧,还有对能够健康活着的庆幸。
《看见》关注留守儿童,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让人觉得字里行间充满浓浓的温情;关注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从柴静家乡山西入手,没有过多的语言批评,却让人沉思,我们现在消费的,不仅仅是资源,更是子孙后代的生命;关注虐猫事件,也许我们真正缺乏的,不是物质生活,而是精神生活,在快节奏的当下,我们急需寻找生活的平衡点,正确宣泄,摆正自己的心态;关注药家鑫事件,柴静给了我们一个和众人所传不太一样版本,一个药家鑫的背后,是千万个法律意识淡薄的少年。
读《看见》,几乎每一个章节都会让我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和遭遇,让我既庆幸现在拥有的美好生活,又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有一些不文明,独善其身的行为。

陈虻曾对柴静说过,不要因为我们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从事新闻工作二十多年,柴静从未忘记这句话,踏踏实实做一名新闻人,记录新闻,传播新闻。《看见》让我们更多的认识社会,也让我们意识到自身的问题,还是那句话,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

(作者:山东科技大学文法系 侯芊如)